东北“网红”彼得洛夫的面孔之惑:曾想换掉这张脸

liukang20242周前718吃瓜990
“要是搁从前,我真乐意换掉这幅面孔,期望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但搁现在,我不想换了,它让我的日子变好了,至少供我儿子上大学没一点儿压力了。我要说现在想换,太假了,太虚伪了。” 请看视频 ↓↓↓
12:11
东北“网红”彼得洛夫的面孔之惑:曾想换掉这张脸。新京报深度报导部X咱们视频 联合出品
文 | 新京报记者解蕾 摄像 | 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编排 | 新京报记者 李相慧 修改 | 陈晓舒
校正 | 陈荻雁
本文约4422字,阅览全文约需9
十月底,黑龙江逊克县的温度现已跌到了零下,蓝色的江面上起浮着流冰。这个边境小县城与俄罗斯一江之隔,坐船曩昔也就十几分钟。
45岁的农人董德升沿着江边闲逛,穿戴一件发旧的黑色薄棉袄,一路哼着二人转,一只小白狗跟在死后。看起来心境不错。
他捡起一大块冰,放进嘴里,嘎嘣嘎嘣咬着。阳光洒在冰面上,映着他那双宝石蓝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两边被冻得轻轻有些泛红,毛线帽子下露出来一小撮黄色的头发。
“小冰不厚,晶莹剔透,咬上一口,堪比猪肉”,他对着手机镜头说,然后哈哈大笑,是地道的东北大碴子味儿。
几小时后,这条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超过了五十万,一千多条谈论林林总总,“就喜爱看彼得大叔热爱日子的姿态”“这东北话比我还溜”。
董德升在黑龙江边,彼岸便是俄罗斯。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彼得洛夫董德升,是他的网名。2016年,由于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这个长着一副俄罗斯面孔却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农人意外走红。
之后他也做起了直播,收庄稼、捕鱼、讲段子,让彼得大叔坐拥了一百五十多万粉丝。
现在,当群演、上综艺、做直播、拍纪录片,彼得大叔一个也没落下。看着视频里这个面孔和说话非常违和的大叔,不少人会在谈论里问,“你到底是俄罗斯人仍是我国人?”
黄头发蓝眼睛的东北农人
“感谢老铁支撑!”
“谢谢吉娜送的跑车!”
董德升坐在手机架对面,一边把新收的榛子装袋,一边做直播。四周堆满了麻袋装的大碴子、榛蘑,这本是家里的车库,媳妇儿杨月梅两年前改成了囤货的库房。
“你家蜂蜜为啥有点贵?”,他仔细读着弹出的每条谈论,“简略,别买就行了。”他挑了下眉毛,后半句忽然降低了音量,瞥了一眼边上的媳妇儿,保证她没听到。
“张狂卖货?我要是张狂卖货我早在这嗷嗷喊了。”董德升不自觉就把手里的活放下,开端专注和网友闲谈。
前些日子,不少渠道找过来说要签约彼得大叔,让他直播带货,一年收益能上百万。但他清闲惯了,觉得现在过得也挺好。
董德升在自家库房做直播。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这或许跟我的俄罗斯血缘有关,俄罗斯人一周挣点钱周末就都花了,我尽管没那样,但仍是喜爱安闲,这钱挣到什么时分才是个头。”
董德升身上有八分之七的俄罗斯族血缘和八分之一的汉族血缘。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迸发,他的祖辈赶着马爬犁从俄国避祸至此,在边境线上逊克县的小丁子村安家落户。
其时,来我国的俄罗斯族员在邻近的村子里极为常见。小丁子村后来更名为边远当地俄罗斯族民族村,是我国第一个以俄罗斯族命名的村庄。
董德升是迁徙后的第四代后嗣,爷爷从小就劝诫后代,“咱们是我国人”,家里制止说俄语。
“彼得洛夫”这个姓名是他和俄罗斯仅有的连接,仍是成为网红之后才起的。
“彼得大叔,你喜爱我国吗?”直播里跳出一条弹幕,董德升瞪圆了眼睛,怒气冲冲,“我便是我国人,我不喜爱我国我喜爱哪儿?”背面消火栓上面挂着的国旗都被震得晃了几下。
网友是新来的,不知道这个论题是董德升的禁区。直播谈论里只要带“二毛子”、“毛子”,他二话不说,直接拉黑。
“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从小由于长相和其他人不相同,董德升没少由于这事儿和人干仗。
从前,董德升很厌烦自己的这幅面孔,在人堆里站着,他永远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他曾想换掉这张脸。
董德升在黑龙江边,对面是俄罗斯。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山东媳妇儿和她的俄罗斯族老公
“你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儿便是嫁给了我。”
“你知道什么叫苦海无边,回头无岸吗,说的便是我。”
一大早,董德升和媳妇儿就开端日常斗嘴了。
1995年,21岁的山东姑娘杨月梅认识了黄头发蓝眼睛,东北话却说得贼溜的董德升。
董德升和媳妇儿杨月梅。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起先,杨月梅并不想嫁。“在那个年代,咱们日子的规模之内忽然有张不同的面孔,必定接受不了。”
90年代,像董德升这样的中俄混血并不招人待见,带着脾气大、爱喝酒的标签,尽管容颜帅气,但仍是会被咱们排挤,找对象并不简单。那时分只要能和汉族员成婚,他们会觉得是一件无比侥幸的工作,这意味着自己的下一代再也不会被他人用古怪的眼光去看待。
刚成婚的那几年,杨月梅容易不敢和老公一同走在街上。村里人爱嚼舌头根子,遇见了就会问,“你是不是从前有什么不高兴的前史,怎样嫁给他了呢?”她无法,也懒得解说。
要融入一个俄罗斯族咱们庭,对这个传统的汉族姑娘来说,也是个难题。周围人一会儿从黑头发的变成一群黄头发的,并且兄弟姐妹聚在一同就爱喝酒,拿酒当水喝,杨月梅坐在中心,觉得自己像是个外人。这种感触她没和老公说过,惧怕伤他的心。
由于喝酒,夫妻俩总干仗。有一次吵架吵得凶,差点要离婚。那晚董德升回到家,话也不说,就往媳妇儿手里塞了二十块钱。
“都快不能过了,他还给我钱。扛一袋粮食能赚两三毛,一袋粮食是180斤,这二十块钱要扛多少麻袋粮食。”杨月梅眼眶有些发红。那时家里很穷,董德升跟一帮兄弟组建了一个暂时人工装卸队,一天赚十几二十块钱,回家后不论赚多少都交给媳妇儿。
“他除了爱喝大酒,其他当地都彻底汉化了,便是东北人的性情。”杨月梅说。
董德升好玩儿,“游手好闲”,对钱没有概念。有一段时间,董德升四处当群演,一走便是半个月。一次拍戏挣了两百多,却花了一千四。媳妇儿觉得这样下去家里要负债累累。
董德升当群演的相片。受访者供图
“我出去是见世面去了,你懂啥。”
“每次一挣点钱就都喝酒了,你要这样的话,就别去了,家里迟早都得亏空。”
开端日子穷,夫妻俩第一次卖粮,挣了七千块钱,是家里的第一笔存款。董德升想存银行,“钱有点儿就够了,赚多少适宜。”
但杨月梅用这笔钱承包了五百亩地。地里长出来的黄豆、苞米,连续几年都卖出二三十万。后来还在县城里买了个房子。
谷子成熟了一茬又一茬,杨月梅心里最开端的那种不适感逐步被柴米油盐的日子减弱。
现在家庭聚会,男人们喝酒,她就和彼得姐姐们坐一同闲谈,孩子们也“姑姑长,姑姑短”地叫着。
“我老公他长成啥样,关于我来说都是亲人,是孩子的爹。”
躲藏身份的俄罗斯族员
董德升的宗族现已在这个边境小县城日子了五代人,他们一点点褪去俄罗斯的印记,在东北的黑土地上逐步被我国化。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我国境内俄罗斯族员口约有一万五千余人,黑龙江沿岸的村庄里居住了很多的俄罗斯后嗣。
董德升的姑姥日子里至今保留着前苏联的影子,她本年74岁,长相一半汉族、一半俄罗斯族,是俄罗斯族第二代后嗣,住在边远当地村的一个俄式小院里。
家里有列巴炉子、做酸奶的坛子,她还常常用西红柿自己做苏伯汤,就着列巴吃。
每年四月,边远当地村举办巴斯克节狂欢,姑姥会穿上自己的布拉吉上街,和其他俄罗斯族妇女一同欢欣鼓舞庆祝。
董德升喜爱去姑姥家串门,每次去姑姥不是给他背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便是背我国的行政区域区分。姑姥爱学习,书桌上放满了孙子十四年前用过的书和字典。最近,她在自学俄语。
下一代孩子们现已不想学俄语了,也吃不惯俄罗斯的食物,做酸奶、烤列巴这些手工都将在姑姥手里失传。
姑姥是第二代俄罗斯族后嗣,本年74岁。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想我妈妈,想婆婆妈妈,思念她们从前在世时分的日子方式。下一代人现已离得很远了,我仍是挺近的。”姑姥偶然会慨叹。
和姑姥年岁相仿,董德升的姑姑董春叶是俄罗斯族的第三代后嗣,具有百分之百的俄罗斯血缘。
姑姑一头金发,一双碧眼,眼眶洼陷,每次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就觉得长得不好看,和他人不相同。直到三十岁出面,姑姑听说能染发,第一时间就去把头发染成了黑色。新长出来的仍是黄色,就持续染,再长再染,这一染便是三十多年。
姑父是中俄混血,“这样谁也不必笑话谁”姑姑说。
姑姑就想着,要让儿子们娶个汉族媳妇儿,好把血缘一点一点改过来。在曩昔的年代,父亲由于这幅面孔吃过亏,受过镇压,姑姑一辈子都在躲藏自己的身份。
从家里的窗户向外望去,便是逊克海关。与波镇仅一江之隔,但70岁的姑姑却历来没去过。家里条件不允许,也听不懂他们说话,去了也没啥意思。这个想法一向被她压在了心底。
三个儿子里,老迈李国华承继了俄罗斯人的基因,爱喝酒、体魄大。小时分没少受欺压,同学们常常给他起外号。
他在北京打过十年工,整个公司上上下下没人喊他姓名,碰头就叫“俄罗斯”。
表弟彼得在快手上火了之后,他也玩起了直播,起了个姓名叫瓦西里。现在,他也成了“网红”。
从前这张脸让瓦西里自卑,但现在却给了他一份面子的日子,每个月能挣四五千,“我乐意当俄罗斯族员,现在出去好多人仰慕我,年代不相同了。”
姑姑一家人,右边是大儿子瓦西里。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做直播的还有彼得的二姐,她是宗族里打扮得最“俄罗斯”的女性,和姑姑不相同,二姐历来不去染发。
在直播室,常常有人问她为啥不会说俄语。“我从小便是吃大碴子长大的,也不是喝牛奶长大的,哪来的牛奶味儿。在这里日子久了,这便是我的家。其实咱们乡村小老百姓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在哪儿日子便是哪儿的人。”
“我连我自己都不会演”
十月底,刚刚下过一场雪,天空还有一层阴翳。清晨六点,下道干村里董德升的老房子就开端热烈起来。
摄像机、灯火、挑杆儿麦,二十几个剧组人员都集合在这个小院儿里,地上还铺着董德升前几天收回来的苞米,窗台周围挂着几条刚打回来的江鱼。屋里董德升一家三口正在拍戏,屋外站着一众俄罗斯族群演,姑姑、表哥、表弟、二姐悉数上阵。
董德升的二姐和她的女儿。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这是董德升第一次当主演,歇息的空当,烟抽了一根又一根,成篇的台词仍是背不下来,他用笔在纸上写下“上台千万别严重”。
董德升第一次去拍戏是2009年,演的是白俄土匪。这样的人物,宗族里许多人都扮演过,“演的都是俄罗斯土匪,没好人。”可是,“包吃包住包路费,还给钱,又能去玩儿,这么好的事儿干啥不去!”
2014年,导演李超约请董德升拍了一部纪录片《回不去的老家》。在片中,董德升带着媳妇儿和孩子们去了海参崴,这是他们第一次去俄罗斯。董德升随身揣着一张老相片,带着故去的亲人们从头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去看看俄罗斯的大海。
在凯旋门前,导游说这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走过的当地,董德升忽然心情溃散,泪如泉涌。
“咱们为什么来到我国,便是由于他被杀了,清剿贵族。想到的都是我爷爷我爸跟我唠的那些故事,太难受了。”董德升在镜头面前声泪俱下。
李超感触到了董德升身上关于身份认同的对立和纠结,“他的父辈都是在我国出世的,他是没有俄罗斯日子阅历的,除了长相,他现已彻底便是个东北大汉了。但在凯旋门前,他就想到了他的宗族,控制不了心情。”
董德升在拍照现场黯然丢失。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在纪录片中,第五代的儿子女儿现已彻底没有了身份焦虑。儿子全程都在玩手机,父子两代人的对立就凝聚于此。
现在,儿子去了武汉上大学,女儿年岁还小,董德升偶然会想起来曾祖父赶着马爬犁跨过黑龙江的故事,却不知道该和谁讲。
十一月的初冬,一场雪往后,黑龙江又冻了一层冰。黄昏,董德升去江边散步,小白摇着尾巴跟在后边。
他往江里打了一个水漂儿,看着彼岸的波镇天色已暗。
“现在对我来说,对面便是先人从前日子过的当地。我除了长相跟对面相同,其他都找不到了”,董德升回过头,用手指着远处的土地,“我的情感在这边,在我的地里,我的家里。”
董德升在自家地里,不远处是祖辈掩埋的当地。新京报记者徐天鹤 摄
“要是搁从前,我真乐意换掉这幅面孔,期望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但搁现在,我不想换了,它让我的日子变好了,至少供我儿子上大学没一点儿压力了。我要说现在想换,太假了,太虚伪了。”
在不远处的山脚下,是爷爷和父亲掩埋的当地,董德升说比及自己死了今后,也要掩埋在这里。
洋葱论题
你曾遇到过身份认同的问题吗?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临期经济” 从小众需求走向本钱风口

快到期的明治酸奶正在以5折出售你买过临期食物吗?在豆瓣“我爱临期食物”小组里,每天有3万余名成员谈论、共享自己淘到的瑰宝临期食物,有快过期的曲奇、薯片、饼干,还有面包、麦片、巧克力……在淘宝上,爱临期...

南国智库·市县调查|三亚保安大叔符坚出圈背面的暖心故事与启示

南海网记者 沙晓峰近来,三亚天南地北游览区一位52岁保安大叔因克己爱心道具为游客拍照的视频火爆网络,赢得许多游客点赞。爱心扑克牌加上简略的几个动作,一张出彩又浪漫的打卡照正式出炉,而这位兼职拍照师正是...

SU7坠崖再买小米车主回应质疑:没有优惠或扣头,彻底是因为认可该车的安全功能

4月13日,此前小米SU7坠崖车主发布视频称,自己又提了一辆小米SU7,引发重视。4月15日,该车主告知九派新闻 ,他以为小米SU7不错,试驾之后感觉车身结构也很好。有网友在其谈论区问询是否是小米公司...

第一批交给或达2万辆!记者实探小米轿车门店:预定看车已排至晚8点,顾客称价格契合预期

我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3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均发文表明,小米轿车SU7在全国29个城市的60家门店敞开静态展现。此外,雷军还表明,现在正推进第二批门店的筹...

8点1氪|雷军发文回应SU7磕碰爆燃致三人死亡事故;马斯克将辞去政府效率部职务;喜茶回应被指抄袭

TOP3大新闻雷军发文回应SU7磕碰爆燃致三人死亡事端,小米发布作业细节36氪得悉,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发文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进进程中遭受...

2023年好莱坞“五大”:哪些电影亏了,哪些电影大卖了

北美区域是全球第一大电影商场,也是查验一部好莱坞电影胜败的主战场。一般来说,固定发布北美电影商场票房数据的组织首推两家:网站Box Office Mojo首要从各家发行商自己手里搜集计算他们上报的数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