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逐梦 不负年光光阴——聚集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

liukang20241周前吃瓜始末403
福建省海鲨棒球队里8位来自台湾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共享他们的两岸故事,并演唱歌曲。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6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六月的鹭岛万木葱翠、沙鸥翔集,两岸青年又一次相聚,共赴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之约。在这次来的台湾青年中,既有社区营建师,也有法令、金融人才;既有田间地头的农业专家,也有万米高空中的美丽空姐;既有大陆首支两岸联合组队的棒球队队员,也有怀揣愿望的在校大学生……尽管来自不同范畴,但他们都巴望在这儿畅叙友谊、磕碰观念、共话未来。
敢做“吃螃蟹”的探路者
“从飞机上俯视大陆,就感觉地大物博、山川俊美,这不只让我神往,更坚决了我最初的挑选。”在大陆现已作业7年的陈于萱,是厦门航空接收的榜首批台湾乘务员之一,2022年,更升任厦航乘务长。这位容貌娟秀、温顺香甜的台湾姑娘,在大陆收成了“破茧成蝶”的生长。
7年前,陈于萱刚刚从大学结业,便适逢厦门航空初次到台湾接收乘务员,所以榜首时刻报了名,成为“吃螃蟹”的人。其时,身边的亲朋都忧虑她不能适应福建的日子。
“事实上,厦门不论是言语、饮食,仍是气候环境,都与台湾十分类似。最要害的是,这儿的民众对台胞十分友善、热心,让我一会儿就有了家的感觉。”在陈于萱看来,大陆广袤的六合开阔了她的视界,厦门航空供给的展开渠道给予了她不断提高自我的时机。“所以,只要跳出舒适圈,到大陆逛逛看看,才会知道这儿的六合有多广大。”陈于萱向台青们呼吁道。
无独有偶。台湾姑娘吴若瑀同样是一个“吃螃蟹”的人。本年3月27日,吴若瑀在平潭参加了拖拉机驾驶证科目一考试,她也是首位在大陆参加拖拉机驾驶证考试的台胞。
“大陆的农业产业展开前景宽广,我期望在这儿发挥才华,完成志向。”2017年,一向在台湾岛内从事农业产业研讨的吴若瑀跨海来到平潭,为平潭的农业企业供给技术服务与辅导。谈及考证的原因,吴若瑀表明,期望成为“持证上岗”的农机手,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农人在田间作业的感触,然后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形式。
在吴若瑀心中一向有一个愿望,那便是能发挥所学,用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而平潭给了她这样的舞台和空间。“平潭是两岸一同家乡,这儿有好方针,有许多快速展开的村庄,还有信赖和支撑我的同乡。”吴若瑀说。
愿做台青登陆的“摆渡人”
跨海而来的台青们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的一同,也开端以“摆渡人”的人物,为更多的台青供给服务。
“我便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知同学们,这儿的确像我介绍的那样,商场大、时机多!”来厦门之前,杨于萱是台湾联合大学的一名教师。在台湾时,她边教学边做社区规划,每年寒暑假还会带着学生来厦门沟通。每逢她主张学生结业后能够测验到大陆展开时,总会有学生问她:“教师,你自己怎样不去?”
正由于这样,杨于萱毅然决议登“鹭”展开,活跃参加社区营建及村庄复兴作业。一晃五年多时刻过去了,杨于萱学习台湾的社区营建理念,深化村居展开调研,开掘和维护村庄的文明与禀赋,也招引了许多台湾青年一同投身大陆的社区及村庄建造。
现在,在厦门,杨于萱不只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还将老公和儿子也接了过来。她用实际行动告知台湾朋友:“无论是独身青年,仍是有家有室,都适合到厦门来创业展开。由于这儿不只要许多好方针、宽广的商场,还有能够携手打拼、共创未来的好同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用这句话描述台湾姑娘赖彦君再适宜不过,她是一个“斜杠青年”:身兼大学教师、律师、调解员、公益普法志愿者等多重身份。她发挥所长,免费为在大陆工作、创业、肄业的台胞供给法令咨询、公益普法等服务,并帮忙台胞处理婚姻、劳作、合平等胶葛。
“在我之前,有许多台湾长辈在两岸沟通中发光发热、贡献力气。现在,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手中,我将努力完成他们的愿望,再交棒给下一个年青朋友。”赖彦君说,这场接力跑,两岸青年从未停下脚步,会一同在新征途上,奋力跑出最好的成果。
乐做两岸交融展开的实践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跟着福建加速建造两岸交融展开示范区,闽台各范畴沟通与协作亮点频出,也招引更多台湾青年逐梦而来。“福建海鲨”棒球队的建立便是其间之一。
棒球运动在台湾有着悠长前史,民众参加度高,深受青少年喜欢。上一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撑福建探究海峡两岸交融展开新路建造两岸交融展开示范区的定见》(以下简称《定见》)提出,支撑闽台两地展开棒垒球等青少年特征体育项目协作。在此布景下,福建省棒球队应运而生,命名为“福建海鲨”。
这支两岸交融的棒球队有21名运动员、4名教练员,其间包含来自台湾的2名教练员和6名运动员。就在上个月,在我国棒球联赛(成都站)的竞赛中,“福建海鲨”取得我国棒球联赛的首胜。
“闽台选手在一同,尽管需求时刻磨合,可是更多的是磕碰出了1+1>2的力气。”来自台湾台中的主教练曾华伟说,来到福建,敞开自己棒球生计的新华章,福建展开棒球的决计,让他信任未来的路会越打越宽。
在论坛上,瞄准福建先行先试方针,乐做两岸交融展开实践者的台青还有许多。在台湾曾做过舒淇、陈意涵替身的陈竹音,看好《定见》中提出的“引导闽台业界协作制造影视精品”,决议要在福建展开微电影、短剧等影视产品制造;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的学生李亮颐不久前刚跟从马英九来大陆参访,了解到《定见》提出的“促进台生来闽肄业研习”“鼓舞台胞来闽工作”,表明期望有时机来福建实习实训、工作创业……
追梦逐梦,不负年光光阴。欢迎更多心胸愿望的台湾青年来福建、来大陆,在广袤的六合里一展长才、完成愿望。
感言
耕种期望 耕耘未来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作为两岸青年沟通的重要渠道,海峡青年论坛自2003年兴办以来,现已有数以万计的两岸青年朋友因论坛相识相知,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以诚心真情书写两岸交融展开的芳华华章。这充沛彰显出两岸青年激烈的沟通协作志愿,充沛证明两岸同胞“要平和、要展开、要沟通、要协作”的一同心声。
福建是台胞台企登陆的榜首家乡。近年来,福建活跃探究海峡两岸交融展开新路,不只出台了一系列支撑鼓舞台湾青年来闽工作、创业、学习、日子的方针措施,还不断深化闽台科技、经贸、人文等范畴的沟通协作,让越来越多台湾年青人英勇走出“小确幸”,跨海来闽追梦逐梦。也让更多台湾青年乐意以己为桥、联通两岸,一同探究两岸交融展开之路。
到现在,来闽学习的台湾青年累计超越8000人,来闽实训工作创业的台青累计超越4万人。他们扎根福建,活跃投身到新福建建造中,展示了两岸青年同心同行、携手并进、共创未来的动听画面。
两岸的期望在青年,职责也在青年。咱们等待,海峡青年论坛能为两岸青年供给愈加多元、愈加丰厚的沟通协作、学习互鉴的时机,助力两岸青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一同凝集两岸交融展开的芳华力气,一同耕种期望,一同耕耘未来。
告发/反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