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寻常的周四下午,3点多的菜市场冷冷清清。几个人在小吃摊吃米粉,调味品店的老板在舂辣椒面,一个白叟站在周围等着。毛线店门口最热烈,四五个女性围坐在电暖桌旁,边织毛线拖鞋边谈天。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3000多名乡民从大山深处搬到坐落县城的阳光馨区小区,最早一批居民已在这儿日子了四五年,菜市场是他们日子中再了解不过的当地,小小的“菜篮子”里也装满了这些新市民的新日子。
“一元钱的老板”
刘高敏的包子铺是这儿生意最好的货摊之一,这个时刻也没有太多生意。但她介绍说,小学生下午4点放学后,会有许多孩子来这儿买包子或馒头垫垫肚子。邻近工厂的工人下了班,也会有许多人过来。
刘高敏是威宁县6万名易地扶贫搬家乡民之一,也是贵州省易地扶贫搬家人口的190万分之一。威宁县是贵州省最终一批宣告脱贫的县,这个百万人口大县的易地扶贫搬家人口在贵州省位居前列。
刘高敏租的铺面不大,机器、笼屉、台面围了一圈,货摊里的空间只能包容四五个人。20多个笼屉摞起来约两三米高,一次能蒸600多个包子馒头。刘高敏对自家的销量门儿清:每天大约卖六七百个包子、600多个馒头,小馒头论斤卖,一天要做60斤,需求一袋半面粉。
35岁的刘高敏扎着马尾,圆圆的眼睛,看着很机警。四五年前,她家五口人搬到这个新小区,她揣摩做点小生意。其时威宁县易地扶贫搬家后期扶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后扶公司”)举行了几期作业培训班,刘高敏在烹饪班学了几天面点,“每天还有40元的补助”。
她感觉摸到一点门路了,又去跟一个堂姐夫持续学做包子馒头。她说:“咱们没什么本钱,适宜当这种‘一元钱的老板’。”刘高敏家卖的包子、馒头大都1元一个,肉包子1.5元一个。
学成后,她在自己家里做包子、馒头,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小区里叫卖,生意还不错。2017年4月,后扶公司花50多万元将原先的车库改形成这家平价菜市场,优先为搬家社区内的居民供给货摊。
菜市场倒闭后,刘高敏租了一个货摊持续卖包子馒头,也捎带着卖杯装的八宝粥、黑米粥,以及茶叶蛋、果汁等。
菜市场倒闭第一年免货摊费,这以后每年连续上涨,现在刘高敏租借的货摊一年要交6800元货摊费。后扶公司针对运营超卓的商户,每季度给予1000元奖赏,这样算下来,刘高敏一年只需求交不到3000元的费用。
在这儿运营了三四年,刘高敏和老公习惯了早上4点起床干活、晚上八九点歇息。刘高敏从前的愿望是在城里有一套房子、买一辆车。现在,这个最初觉得遥不行及的愿望,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
刘高敏说起自己做的包子馒头很是骄傲:“咱们做得好吃嘛!”偶然还有人从老城区赶过来买馒头。
威宁县毗连云南省,刘高敏收过4个来自邻近县市的学徒以及两个来自云南的学徒。学徒学成后自己开店挣钱,刘高敏很为他们快乐。她说没向人家收过膏火,但学徒一般会给她买点卷烟生果表示感谢。
前几个月,刘高敏丢了一单大生意。她上一年为邻近的中学食堂送馒头,每天送1000多个,后来真实忙不过来。前段时刻家里白叟逝世后,她有两个月没倒闭,本年想招帮工,还一向没找到适宜的人选。此前,她在另一个移民社区开了一家分店,也由于没找到适宜人选而歇业至今。
她最近计划持续招工,把丢掉的大生意抢回来,再找人打理分店的生意。
“咱们苦点也值得”
在菜市场100多个货摊中,蔬菜摊占了大都。41岁的社区楼栋长王兴田也租了一个蔬菜货摊,由他的妻子和母亲一同打理。小摊上堆着30多种菜,单是白菜就有三四种。有些菜卖得少,要等顾客点名要时才会订货。比方本地人吃羊肉时离不开的薄荷,就要专门进货。王兴田估量,菜摊每月净利润大约四五千元。再加上他当楼栋长还有2500元的月收入,这些满足他们在县城过上比较面子的日子。
搬来这个小区之前,王兴田在六盘水的一家煤矿作业,每到煤矿抽放瓦斯时才干回趟家。他的两个孩子其时都在读小学,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才干到校园。到了秋冬季,孩子晚上放学回到家天都黑了。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条件读书,王兴田觉得“咱们苦点也值得”。
虽然上学不方便,两个孩子仍是很舍不得脱离老家。本年寒假,儿子特意吩咐王兴田:“爸爸什么时分回老家,记住带我一同回去啊!”每次回老家,两个孩子仍是喜爱去找儿时的玩伴一同玩,或是去看望小学老师。
新的日子
小小的菜市场里还隐藏着“宗族生意”。生果摊女摊主訾倩刚交了1万多元租下3个货摊。她爷爷辈就在威宁县城卖生果,父辈也多是做生果生意的。訾倩原先在老城区开店,后来由于孩子在邻近上学,这个菜市场人气也比较旺,她干脆在这儿租了货摊持续卖生果。
訾倩的货摊上摆着三四种西瓜,其间4元一斤的麒麟瓜最受欢迎。訾倩注意到,在老城区的超市里,麒麟瓜特价促销时也比这儿卖得贵。她猜测或许是由于这儿的货摊费廉价。
接近黄昏,菜市场的人连续多起来。油条摊的大姐开端炸油条,卖米皮的老板熟练地将一张张米皮切条,刘高敏家的包子摊将迎来小学生。
走出菜市场,宽阔的小区广场上仍然安静。在阳光充足的时分,许多白叟喜爱在广场上晒太阳。到了晚上,这儿会热烈起来,各路广场舞“战队”相互PK。
小区大门正对着的一栋赤色房子掩映在树丛中,这是小区里装备的婚庆场所,里边有碗筷、桌椅等必需品。小区居民只需自行延聘厨师、交纳一些水电费,就可以在这儿举行婚宴。
在贵州省900多个易地扶贫搬家安顿点中,阳光馨区是再一般不过的一个。新的日子像流水相同逝去,这些新市民在日复一日的买菜、上学、作业中逐步习惯他们的新日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历:中国青年报
(来历:中国青年报)